冬至大如年

Published:

2019-12-22

        冬至,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,也是一个传统节日,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的习俗,在民间总会流传着一个说法,就是冬至大如年。

        冬至,是古代一个极其重要的节日。冬至是“数九”隆冬之始,严寒阴冷的气候达到了极点,但又是阳气初萌、冬尽春回的节气,从此白昼渐长,故《清嘉录》认为,“冬至大如年”,是个可喜可贺的日子。历史上曾有一段时间把冬至视为“岁首”,把“冬至节”视为像今天的春节(农历元旦)一样的节日。

        当“冬至节”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失之后,它的一些风俗便渐渐融入了春节的风俗。冬至曾经是“年”有两个原因:一是冬至所在的农历十一月曾经是正月;二是古时候曾经从冬至开始计算二十四节气,因此冬至为“岁首”,过“冬至节”就像后来过大年初一(春节)那样。

        冬至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就被确定了,从周朝到秦朝,都以冬至为岁首。汉朝以冬至为冬节,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,称为“贺冬”,例行放假。《后汉书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“冬至前后,君子安身静体,百官绝事,不听政,择吉辰而后省事。”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,军队待命,边塞闭关,商旅停业,亲朋以美食相赠,相互拜访。

        从宋朝起,冬至成为祭祀祖宗的日子,人们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拜节。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,因此冬至历来有“亚岁”之称。《清嘉录》还称冬至为“冬至节”,这些都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,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,是上天赐予的福气。

冬至,开沟,施肥,覆土